環境、社會及治理基金專區(ESG基金專區)
注意事項
1. 投信公司事業發行環境、社會及治理相關主題境內基金,總代理人募集及銷售環境、社會與治理相關主題之境外基金,分別依金管會110年7月2日金管證投字第
    1100362463號函及金管會111年1月11日金管證投字第1100365536號令規定,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載明以ESG為主題相關內容。
2. 基金列表所連結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係投信公司及總代理人依相關規定進行公告之文件,投資人於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若對
    列表上的產品有任何問題,請逕洽各投信公司或境外基金總代理人。
3. 基金列表所連結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所載資料,若有虛偽不實或錯誤,概由境內基金投信公司及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負責,任何人從事廣告及營業活動,不得
    藉金管會對該基金之核准或申報生效,作為證實申請(報)事項或誤導投資人認為主管機關已保證基金表現之宣傳。

晉達環球策略基金 - 環球環境基金
總代理人 野村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核准代號 A003200104
基金種類 股票型/一般型
基金核准日期 2021/01/06
投資策略類型 影響力投資
投資目標與衡量標準 投資目標:投資於投資經理認為透過可持續減碳並為環境帶來正面改變的公司。衡量標準:透過彭博行業分類標準(BICS),將至少50%收益來自受減碳能源系統持續轉型影響的公司篩選出來。並與市場上具領導地位之碳數據供應商合作,以計算上述公司之產品及服務是否較其他公司更具碳效率。
投資策略與方法 本基金投資於50%或以上收益來自投資經理認為透過可持續減碳為環境帶來正面改變的公司。投資經理將主要從三個為環境帶來正面改變的途徑,以檢視可持續減碳,分別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資源效率(如節能電器)及電氣化(如電動車)。投資流程:(1)篩選環境收益及量化碳趨避(篩選出1500家公司)(2)投資概念產生階段(篩選出100-150家公司)(3)基本面分析階段(篩選出50-70家公司)(4)建立投資組合階段(篩選出20-40家公司)(5)參與及監控階段
投資比例配置 本子基金將投資至少70%的資產淨值於投資經理認為透過可持續減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過程)為環境帶來正面改變的公司。
參考績效指標 本基金未設永續參考指標。在比較財務績效方面,MSCIACWorld(NetReturn)Index(比較績效指標)可能被一些客戶用以作為長期參考,此指數並不被用以作為投資組合建構的基礎。
排除政策 本基金將不會在知情的情況下投資於從煤炭、石油與天然氣勘探及生產中獲得超過5%收益的公司。以晉達集團的角度,不會將自己的企業價值觀強加於晉達的客戶及其投資組合。但是,所有基金都必須遵守爭議性武器排除政策,所有基金不會投資於直接參與製作和生產集束彈藥、人員殺傷性地雷和生化武器的公司。
風險警語 可持續風險:可持續因素可能對經濟增長及金融穩定構成潛在風險,而對個別公司、行業或國家的證券價值造成不利影響,繼而可能會削弱基金的相關投資價值。如果公司或國家對環境、社會或管治造成不利後果,則可能會受到指責,而其增長前景、證券的市場價格及/或基金預期買賣這些證券的能力將受到負面影響。當法例、規定、技術或環境變化時,那些可持續表現欠佳的公司或國家會受到價格衝擊。政府或監管當局可能對公司或行業提出與可持續責任有關的新要求,從而對證券價值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公司或國家亦有機會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潛在自然風險所傷害,例如:由於不穩定及可能造成災難的天氣現象(如:乾旱、山火、洪水及暴雨、熱浪╱寒潮、山泥傾瀉或風暴)增加而造成嚴重損害的極端風險。隨著極端天氣事件漸趨頻繁,這些事件對基金資產帶來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氣候變化導致環境轉變亦可能引發其他自然風險,包括:沿海地區洪災、海岸侵蝕、土壤退化和侵蝕、水資源壓力、溫度變化或風型或降雨模式的變化。
盡職治理參與 晉達之盡職治理包含代理投票、股東提案及參與的流程。晉達的代理投票原則包含:通過公開的政策和報告來檢視公司如何履行其管理職責;解決有效管理的內部治理,包括利益衝突和潛在障礙;通過整合、參與、升級和監控重大ESG問題來支持長期投資;負責任地行使其所有權,包括參與權和投票權。代理投票能讓投資團隊與公司持續接觸。在對關鍵問題進行投票之前,晉達會給管理層和董事會充分的時間來回應晉達所提問的問題。股東提案:使股東能夠建議或要求公司和/或其董事會採取特定行動。參與:參與是投資流程的一環,投資團隊根據其投資流程和優先事項來啟動參與。
備註 N/A
發行級別基金共5個級別
晉達環球策略基金-環球環境基金A累積股份
晉達環球策略基金-環球環境基金I累積股份
晉達環球策略基金-環球環境基金C累積股份
晉達環球策略基金 - 環球環境基金 A 收益股份
晉達環球策略基金 - 環球環境基金 C 收益股份
若對本頁面資料有疑慮請逕洽各投信公司或總代理人,本公司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使用者可自行下載參考,惟於法令範圍內須合理使用,不得侵害他人權益。